深度解析 P 和 N 沟道 FET 电动机驱动电路
出处:网络整理 发布于:2025-07-09 11:10:25 | 267 次阅读
对于 LS7261/LS7262,当把 5 脚连接到 V 铝正极时,电路的六个输出 FET 均会变为源极输出。不同的电平转移电路可适应不同的功率组合,这为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。
图 3 - 10 所示的电路适用于 PNP 和 NPN 组合电路,这里仅展示了一个桥臂的情况。该电路利用 V. 进行电平转移,当 2 脚输出为高电平时,V. 导通,经过相关元件向 V。管提供基极驱动电流,从而使 V。导通;若 2 脚为低电平,V. 管截止,在 R. 的作用下使 V。快速截止。V: 管采用跟随器接法,由 6 脚控制 V. 的导通或截止。不过,此电路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,即如果电动机使用更高电压,R。和 R,上的功耗将非常大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,在 R,上并联加速电容,在 V,的 e 和 b 极并联保护是十分必要的。
为了解决图 3 - 10 电路中电阻功耗较大的问题,图 3 - 11 改用了 P 沟道和 N 沟道 FET。虽然这种改进解决了电阻功耗大的问题,但 P 沟道 FET 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。P 沟道 FET 的通态电阻比 N 沟道 FET 的要大,较高的通态电阻会导致开关速度下降、损耗增加、效率降低以及可靠性减低等问题。
从应用的角度来看,在选择电动机驱动电路时,需要综合考虑实际的使用需求和条件。如果对功耗要求较高,而对开关速度和效率的要求相对较低,那么图 3 - 10 的 PNP 和 NPN 晶体管组合电路可能是一个选择;如果希望降低电阻功耗,提高电路的整体性能,同时能够接受 P 沟道 FET 带来的一些局限性,那么图 3 - 11 的 P 和 N 沟道 FET 电路则更为合适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
凡本网注明“出处:维库电子市场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,//trbgizp.cn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